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们每一个人都置身其中。今年上半年,由于疫情反复和外部环境持续振荡,板材行业再次承受压力,在曲折中前行。
疫情是狂风暴雨,惊涛骇浪,给板材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,另一方面,疫情的冲击也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优胜劣汰,催化了企业的转型升级,强化了已显现的若干发展趋势。
驱动因素在转变:由房产红利向自身建设转变
过去数十年,板材企业依托城镇化进程及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轻松分得一杯羹。但房地产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,尤其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影响,全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据国家统计局发布,1-6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,同比下降5.4%。其中,住宅投资51804亿元,下降4.5%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48812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.8%;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2.2%;其中,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.6%。住宅销售额下降31.8%。商品房销售规模下降,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首次负增长。
毫无疑问,依靠房地产红利躺着赚钱的时期已经过去,板材行业已经迈入同质化严重的贴身肉搏阶段。打铁还需自身硬,企业需要主动提升内驱力,把产品做好,把服务做细,把营销做透,来推动自身稳健发展。
渠道结构在分化:零售开拓、装企加码、工程助攻
过往板材企业的渠道相对单一,通常以门店零售为主,产品也有很大的局限性。疫情发生以来,线下家居建材卖场进店率越来越低,客流严重下滑,经营压力与日俱增,关门倒闭的不在少数。仅上半年,全球家居巨头宜家家居,中国家居卖场的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、居然之家以及阿里旗下homearch等均出现了闭店情况。
随着渠道多元化和碎片化的趋势加剧,单一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,从原来的经销商渠道发展成为现在的线下线上零售渠道(天猫、京东、小红书、抖音、快手等)、家装公司渠道、工程渠道。特别是随着家装趋势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转变,家装公司、家具厂逐渐取代门店零售成为板材企业重要的渠道。
因此,不少板材企业都快速布局线上以及大小B渠道,在产品端增加了家具厂专供系列、家装公司专供系列等,产品线进一步完善,实现“多条腿走路”。
消费需求在升级:健康化+个性化+懒人化=一站式整装
今年第一批00后步入职场,95后00后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。不同于前世代温饱型或者实用型的消费需求,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的表达,更多的聚焦在品质、个性、体验、服务乃至精神需求等附加价值之上。
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《2022家装消费趋势调查报告》,后疫情时代,消费者发生最大的改变是“更加关注人身安全相关的健康因素”,健康生活理念持续升温,比便捷和享受更重要。
报告同样指出,年轻人群在家装消费者中的占比超过85%,这一群体对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拥有更高的要求,也更加重视生活品质。因工作等原因缺乏时间和精力去持续关注家装流程,他们更青睐省心、便捷的的“懒人方式”。
因此,既能表达他们个性化需求的“千家千面”家居定制,又省心便捷的整装模式逐渐成了年轻人的主流选择。尤其在高线级城市,通过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,专业、省心、性价比高的一站式整装,已成为主要趋势。
产品形态在进化:从E1到ENF级,由板材到门墙地柜一体化
双碳背景下,绿色健康、低碳环保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。家居建材的健康、环保等属性成为市场刚需。去年新国标正式实施后,ENF级标准成为全球最严环保标准,也开启了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环保新时代。越来越多的家居建材企业推出ENF级板材甚至抗菌除菌板材。
与此同时,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倒逼板材企业产品升级,品类界限不断模糊,板材企业正从传统的卖一张板转型为定制一个家,从板材升级到门墙地柜一体化。
市场方向在下沉:新房转向存量房 农村市场前景广阔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,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.76平方米,已经十分接近全世界发达国家50平米的人均面积。这意味着我国新房销售的历史高点已经临近,未来的趋势几乎只能向下。
城市住宅交易市场正加速进入存量时代,毛坯房、精装房构成的新房不再独领风骚,存量房带动的二次装修,局部装修等市场是未来家居建材企业竞争的主战场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1998-2020年竣工商品住宅合计126亿平方米,占当前城镇住宅存量的40.6%。仅考虑10年以上的存量房,其释放的翻新装修改造需求就相当可观。
此外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城镇和农村拥有巨大和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数据显示,我国有40000多个乡镇、约660000个村庄,县镇人口占中国总人口近70%,而且我国的农村及城市周边自建房面积已超过15亿平方米,建材与家居装饰需求十分旺盛。
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,继去年12月,国家发改委提出“家具家装下乡”,今年上半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发布“绿色建材下乡”活动。城镇和农村无疑是家居建材市场未来的核心增量。
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。我们惟有科学识势、精准应势,顺应发展趋势,坚持长期主义,坚定不移地强化自身,创新发展,方能谋求新发展,奋进新征程,再创新辉煌。
电话:400-1537-808
邮箱:19862786689@163.com
地址:中国·山东